跳转至

线性映射

研究线性映射是研究线性空间之间的映射。

线性映射可以表示为矩阵的形式,所以在线性映射中矩阵中的大量概念都可以找到对应关系。

线性映射与线性变换

VW 是域 F 上的两个线性空间,TVW 的一个映射。

如果对于 W 中任意的向量 xy,域 F 中任意的标量 kl,有:

T(kx+ly)=kTx+lTy

TVW 的一个线性映射。如果 W=V,则称 TV 上的一个线性变换。

例如,恒等变换 Te 保持空间不变,零变换 T0 将空间映射至零空间。

可以记 L(V,W) 为所有 VW 的线性映射构成的集合。对于全体线性变换 L(V,V),也记为 L(V)

性质

  • 线性映射将零向量映射到零向量。
  • 线性映射保持线性运算形式不变,即,线性运算的线性映射,等于线性映射的线性运算。
  • 线性映射保持线性相关性,即,映射前线性相关,映射后也线性相关。

但是线性映射不保持线性无关性。映射前线性无关,映射后不一定线性无关。

线性映射的矩阵表示

V 的维数是 nV 的一组基为 α1,,αnW 的维数是 mW 的一组基为 β1,,βmTVW 的一个线性映射。

将每个 α 经由 T 映射后的向量用 β 表示:

Tαj=a1jβ1++amjβm

采用矩阵记法:

T(α1,,αn)=(Tα1,,Tαn)=(β1,,βm)A

称矩阵 A 为线性映射 T 在这两组基下的矩阵表示。

线性映射的核空间与像空间

这里的核空间与像空间是站在线性映射的视角下叙述的。借助矩阵表示可以看出,线性映射的核空间与像空间与矩阵的核空间与像空间是一致的。

T 是由空间 V 到空间 W 的线性映射,令:

N(T)={xV|Tx=0}R(T)=Im(T)={yW|y=Tx,VxV}

易验证 N(T)V 的子空间,R(T)W 的子空间,称 N(T)R(T)V 的核空间和像空间,并称 N(T) 的维数为 T零度R(T) 的维数为 T

定理:设 T 是由空间 V 到空间 W 的线性映射,V 的维数有限,则 N(T)R(T) 均为有限维,且有:

dimN(T)+dimR(T)=dimV

T 的亏加秩等于其定义域 V 的维数。

线性变换的矩阵表示

V 的维数是 nV 的一组基为 α1,,αnTV 上的一个线性变换,则有:

Tαj=a1jα1++anjαn

采用矩阵记法:

T(α1,,αn)=(Tα1,,Tαn)=(α1,,αn)A

称矩阵 A 为线性变换 T 在这组基下的矩阵表示。

由空间结构和 T 的线性性质,TTα1,,Tαn 完全确定,故由 T 唯一确定一个矩阵 A

定理:设 V 的维数是 nα1,,αnV 的一组基,任取 n 阶方阵 A,有且仅有一个从 VV 的线性变换 T,使得 T 的矩阵恰好为 A

推论:在 L(V,V) 和全体 n 阶方阵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。

例如:零变换对应零矩阵,恒等变换对应单位矩阵。

线性变换构成的空间

定理:L(V) 也可以构成线性空间,引入 L(V) 中的运算:对于 L(V) 中任意的 T1T2V 中任意的 x,域 F 中任意的 k,有:

(T1+T2)x=T1x+T2x(kT1)x=k(T1x)

容易验证 L(V)F 上的一个线性空间,即线性变换空间。

对于 L(V) 中的线性变换 T1T2,定义 T1T2 的乘积 T1T2 为:

(T1T2)x=T2(T1x)

可以验证 (T1T2) 也是 L(V) 中的线性变换,并且线性变换的乘积满足结合律,而不满足交换律,与矩阵的乘积类似。

对于 L(V) 中的线性变换 T1,如果 L(V) 中的线性变换 T2,使得对于 V 中任意的向量 x,有:

(T1T2)x=T1(T2x)=x

则称 T2T1 的逆变换,记作:

T2=T11

且有:

T1T2=T2T1=Te

定理:设 V 的维数为 nα1,,αnV 的一组基,在这组基下线性变换 T1 的矩阵为 AT2 的矩阵为 B,则:

  • 线性变换 T1+T2 的矩阵为 A+B
  • 线性变换的数乘 kT1 的矩阵为 kA
  • 线性变换的乘积 T1T2 的矩阵为 AB
  • 线性变换 T1 的逆变换若存在,矩阵为 A1

坐标

n 个向量 xn 维空间 V 的一个基,对于 V 中任意的向量 y,令 y 为:

y=a1x1+a2x2++anxn=(x1,x2,,xn)(a1a2an)

称列向量:

(a1a2an)

为向量 y 在基 x1,x2,,xn 下的 坐标

可见,坐标是由域中的标量构成的列向量,与阿贝尔群中的向量应当进行区分。

坐标变换公式

V 的维数为 nL(V) 中有变换 TT 在基 α1,,αn 下的矩阵为 A。设:

ξ=(α1,,αn)(x1x2xn)

且有:

Tξ=T(α1,,αn)(y1y2yn)

则有:

Tξ=T(α1,,αn)(y1y2yn)=(α1,,αn)A(x1x2xn)

空间 V 中的列向量点本质上都是「基乘坐标」的形式。空间 V 中的列向量点 x,本身用了单位阵 I 作为基,即 x=Ix

只有同一个基,基不动的时候,单纯的线性变换 T,就是坐标左乘普通矩阵。

把线性变换 T 看成对于空间 V 的一个观测滤镜。线性变换 T 的作用对象是空间 V,将空间 V 扭曲了。加了滤镜之后,点本身的位置没有变。

这个定理也说明,对于列向量基的线性变换 T,等价于对于基右乘一个过渡矩阵。

于是,在不同的基之间,坐标关系是左乘过渡矩阵的逆矩阵。

过渡矩阵

n 个向量 xn 个向量 y 是空间 V 的两组基。对于 1in,令每个向量 yi 在基 x1,x2,,xn 下的坐标为:

yi=(x1,x2,,xn)(a1ia2iani)

于是 n 个向量 y 排成等式左边的矩阵,n 个坐标排成等式右边的矩阵 A

(y1,y2,,yn)=(x1,x2,,xn)A

矩阵 A 称为由基 x1,x2,xn 到基 y1,y2,yn过渡矩阵,也称为变换矩阵。

显然过渡矩阵可逆。对于上式,由基 y1,y2,yn 到基 x1,x2,xn 的过渡矩阵为 A1

可见,过渡矩阵是由域中的标量构成的矩阵,并非阿贝尔群中的向量排成的矩阵,应当予以区分。

n 个向量 xn 个向量 y 是空间 V 的两组基。对于空间 V 中的同一个向量 z,有:

z=(x1,x2,,xn)(ξ1ξ2ξn)=(y1,y2,yn)(η1η2ηn)

代入上文的

(y1,y2,yn)=(x1,x2,xn)A

由唯一性,得到:

(ξ1ξ2ξn)=A(η1η2ηn)

或者

(η1η2ηn)=A1(ξ1ξ2ξn)

这是纯粹坐标之间的变换,坐标变换公式均在标量域中。由于前文做了区分,线性空间与阿贝尔群中的向量是「抽象的向量」,而坐标与过渡矩阵的元素均在标量域中,视为「具体的向量」,两种向量应当视为「不同的东西」。

矩阵可以对整个空间,即全体坐标进行变换,列向量 x 作为坐标遍布整个空间。

单位矩阵 I 由单位向量构成。矩阵 A 会将单位矩阵 I 变换到矩阵 A 的每个列向量,即将单位向量变换到矩阵 A 的每个列向量。因此左乘矩阵 A,也可以视为将空间做了这样的变换。

向量左乘矩阵,也可以视为坐标左乘向量组。用坐标的观点看待就是:

Iy=Xa

同一个列向量 y,在「正常」的空间,单位矩阵 I 代表的空间下,坐标为 y,在变换后新的空间里,坐标将记为 a。这样一来,矩阵 X 不仅是正常空间下的一组基,也是从向量组 I 到向量组 X 的过渡矩阵。

线性变换 T 会将一个基映射为另一个基,于是坐标也被映射为另一个坐标。

如果将基 α 映射到 β 对应的线性变换 T 的过渡矩阵是 A,那么对应的基矩阵就有 β=αA

于是坐标的关系恰好反过来。假设线性变换 T 映射后的坐标是 b,即加滤镜后观察到坐标 b,于是点在 V 的表示就是 βb。还原的办法就是用过渡矩阵,把点在 V 的表示写成 αAb。于是坐标变换为左乘过渡矩阵的逆矩阵的看法就明显了。

线性变换与矩阵相似

在空间 V 中的一个线性变换 T 对于空间 V 的基 α 的关系:

线性变换 T 作用于基 α,将基 α 映射到了 T(α),相当于在基 α 右乘一个 A,即 T(α)=αA

矩阵相似考虑的问题是:同一个线性变换 T,在基 β 的空间 V 中描述为矩阵 B,在基 α 的空间 V 中描述为矩阵 A

如果过渡矩阵为 C,即 β=αC,那么两个描述 BA 之间有怎样的联系。

由于是同一个变换 T,可以发现一个事实,变换前后的过渡矩阵关系始终成立,即:

T(β)=T(α)C=αAC

线性变换 T 在基 β 视角下仍旧为右乘,基 β 转化到基 α 再右乘一个 C,变换前后保持过渡矩阵 C 的关系:

T(β)=βB=αCB

于是问题得到解决:

B=C1AC

定理:设 L(V) 中有变换 T,则 T 在不同基下的矩阵 相似

对于方阵 A 和方阵 B,如果存在可逆矩阵 C 使得 B=C1AC,则 AB 相似。

矩阵相似保持秩不变,因此矩阵相似可以推出矩阵等价。但是,等价的两个矩阵未必相似。

由于矩阵相似与形状密切相关,因此矩阵相似和向量组等价、方程组同解之间没有关系。

回过头来,矩阵相似的解释就是 4 个等式:β=αCT(α)=αAT(β)=βBT(β)=T(α)C

参考资料